“我也不想推電動自行車上樓,可是有什么辦法?”11月2日,看著天氣陰沉,馬上就要下雨,王敏急忙把電動自行車推到樓上。小區(qū)里沒有車棚,她又不敢讓電動自行車淋雨,只能“看天”行事。
“樓下有帶棚的充電樁,可是很多不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占滿了車棚,沒辦法只能上樓充電?!笔忻駨埛f起電動車上樓這件事,更是一臉煩惱。
一邊是電動自行車上樓禁令已實施數(shù)月,一邊是市民們繼續(xù)推著電動自行車上樓,這其中,是許多車主的無奈和糾結。
電動自行車上電梯
“上樓”與“反上樓”
電動自行車“上樓”不安全,這是盡人皆知的事,可仍有不少人照上不誤。
在運河區(qū)大和莊園小區(qū)的一棟居民樓前,記者看到,一名30多歲的女子推著電動自行車,順著樓前的斜坡直接進入樓道,來到了電梯口等待。電梯門打開,她將電動自行車推進了電梯。旁邊一位居民本想進電梯,看電動自行車占據(jù)了很大空間,便停住腳步,眼睜睜地看著電梯上行。
這位等電梯的居民姓耿,他告訴記者,在新聞上看到過很多電動自行車爆燃的事故,太可怕了。那些推電動自行車上樓的居民怎么就不注意安全呢?他指著一則物業(yè)溫馨提示,示意記者看看,“你看,上面明確寫著電動自行車禁止在樓道內充電,可仍阻止不了有些人推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”。
在世紀家園北區(qū)記者注意到,一個樓道內停放著4輛電動自行車。在樓道的一側墻壁上寫著紅字“樓道內禁止停放電動車,禁止高空拋線”,但是這些提示形同虛設。記者走訪了小區(qū)內的部分居民,發(fā)現(xiàn)居民推著電動自行車乘電梯進樓很是常見。他們或者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在樓道內,或者直接推進屋內。
“每到上學、上班高峰期乘坐電梯時,經(jīng)常會遇到居民推著電動自行車一起乘電梯,這讓本就空間狹小的電梯間更加擁擠,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。我曾經(jīng)勸過一些推車人,有的人說下回不推了,可是再碰上,我還是會看到他們推著電動自行車上樓。”家住市區(qū)文承苑小區(qū)的居民齊榮說。
在御河新城小區(qū)西區(qū),記者看到一樓門廳前醒目的位置貼著警示牌:電動車容易引起火災,禁止電動車上樓??墒且恍T電動車的居民卻熟視無睹,將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,乘坐電梯上樓。
車棚和充電樁太少
《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(guī)定》已于8月1日正式施行,明確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、疏散走道、樓梯間、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,并鼓勵在高層住宅小區(qū)內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存放和充電的場所。
近日,記者走訪了市區(qū)多個高層住宅小區(qū)。在采訪中,很多居民表示他們了解“禁止電動車上樓”的相關規(guī)定,但知道歸知道,可樓下車棚太少,根本放不下。
家住運河區(qū)御河新城小區(qū)西區(qū)的劉先生有一輛電動自行車,他每天的任務就是騎車送孩子上學。“實話說,推著電動自行車上下樓,我自己也覺得很麻煩。有時電梯忙,看到電動車擠占了空間,我心里其實也有些不安。遇到客氣的,彼此相讓些,擠擠就上去了。有時也會看到一些人厭煩的表情,我心里也很不舒服。有時為了能讓人家讓地方,我只能賠著笑臉,說個對不起。有時人家不肯讓,我也只能等下一趟。誰不知道電動自行車上樓又麻煩又不安全呢?要是有辦法,我何必這樣推著上樓下樓?”劉先生無奈地說。
市民張帆家住金域瑞景小區(qū)一期。有段時間,她決定不再推著電動自行車上樓了,但是,這個決定沒能堅持兩周時間。“有一次晚上回家,電動自行車沒電了,可小區(qū)充電樁周邊被其他車輛占滿了,沒法充電。”張帆說,“如果小區(qū)能多建一些帶著充電樁的車棚那該多好呀?!?/p>
市民王敏上班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電動自行車。因為家離單位距離遠,她幾乎每天為電動自行車充一次電。
推車上樓并非王敏所愿,因為她知道這種做法既不安全,還很麻煩。王敏告訴記者,她家樓下只安裝了幾個充電樁,其中一個還壞了無法充電。“想充電也很難。”王敏說。
記者在采訪中得知,充電樁周圍被閑置車輛占據(jù),這也讓想充電的居民十分苦惱。
居民李先生說:“閑置車輛應該另找地方集中存放,這樣給經(jīng)常使用充電樁的電動自行車或者充電的車輛留出更多的空間,才能讓想充電的人來充電啊。”
等待上電梯的電動自行車
有樁無棚怕雨淋
在記者走訪的高層小區(qū)內,都安裝了充電樁。可是說起這些充電樁,市民們卻一言難盡。
居民張新庭家住運河區(qū)世紀家園北區(qū),平時出行就是騎電動自行車。
她告訴記者,小區(qū)內有了充電區(qū)域挺好的,就是沒有防雨棚?!跋奶毂?,雨天淋雨,給電動自行車帶來了安全隱患。有時趕上下雨,我就得趕緊將正在充電的電動自行車插頭拔掉,用雨衣將電動自行車蓋好。實在不行,就得上樓?!?/p>
循著張新庭的指引,記者在小區(qū)的東側看到,這里安置了露天充電樁,上面有數(shù)十個端口?,F(xiàn)場只有一輛電動自行車和一輛電動三輪車正在充電。充電樁上方?jīng)]有頂棚,只在端口插頭處有一個防水蓋。
“小區(qū)西側也有不少充電樁,如果充電樁上面有棚能為電動車遮風擋雨,誰還費勁將電動自行車推進樓內呢。”張新庭的話里充滿煩惱,“你說,好好的電動車,我也不能看著它淋壞了吧?”
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小區(qū)存在有樁無棚的情況。
“今年雨水多,有時半夜下雨,沒有棚子遮擋,電動車在樓下充電,心里也不踏實?!苯鹩蛉A城小區(qū)的王宇懷說,盡管知道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,可是看到一些鄰居仍將電動自行車推上樓,他也就“從眾”了。
充電樁電費太貴
在充電樁充電貴是一些人“上樓”的很大原因。
記者了解到,電動車充電樁電費主要采用“民用電+商業(yè)電”的模式。因此,居民使用充電樁充電價格不僅包括基本電價,還包括相對應的企業(yè)設備運營維護成本費用。
市民張清林是個精打細算的人,“在樓下充電是方便,可是電費比家里高多了。”張清林說。
張清林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,家中有兩輛電動自行車,幾乎每天充一次電。小區(qū)內安有充電樁,可是張清林怎么算賬都覺得不劃算。
“在充電樁充電是挺方便的,插上插頭,掃碼就能充電,可是花錢也多呀。咱們就按一次兩度電說吧,按照民電標準,只需要1.04元??墒怯贸潆姌冻湟淮尉偷没?元錢,差了快一倍了。冬季想要充滿電時間會更長,這樣一個月兩輛電動車充電要多花費幾十元錢?!睆埱辶终f,時間長了這些錢就是個大數(shù)。
記者采訪中,不少市民也表示,他們所在小區(qū)充電樁收費標準各不相同,但普遍比使用民電要高。有的小區(qū)每4小時1元錢,有的小區(qū)按照功率不同,每小時分別為0.35元、0.47元、0.71元等。
禁止電動自行車上樓,僅有管理規(guī)定是遠遠不夠的,還要切實解決居民遇到的充電樁少、設施不健全、電費貴等問題,讓居民主動把電動自行車停在樓下。